(41) | “八大协同”寻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突破口

综研国策

作者:汪云兴

时间:2017-12-07 09:32

122138

△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中之重,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可依托“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片区,发挥多元制度优势,开展风险可控的创新制度供给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逐步牵引和推进湾区协同创新。

△实施“八大协同”战略,围绕科技、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推动系列改革创新实验和示范推广,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受到各方瞩目。无论是从湾区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来看,发展科技创新都是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最大障碍或者说当前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如何实现协同创新,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有活力的跨区域、跨制度的创新体系,最终实现“9+2”城市群共同推进创新、共享创新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协同创新

总的来说,粤港澳之间尤其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一直就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扎实的合作基础、丰富的合作实践。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9+2城市之间的合作共识不断提高、意愿不断增强、响应日趋活跃,科技与产业创新合作日益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的主引擎。我们也客观的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主要城市”现状特征在全世界主要湾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加之受三地之间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不同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通依旧不便、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仍然不足。面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丰富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亟需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制度供给,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片区有条件成为协同创新突破口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极具丰富多元的区域,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水平高、发展水平各异、法制体系复杂。如果在如此复杂的地区开展一些科技体制经济改革,促进大范围的创新要素流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示范以及法律法规突破,可以能会带来一些始料未及的改革创新负面效果。基于此,我们认为协同创新需要依托一个地域有限和区位独特的空间,开展风险可控和引领示范的创新制度供给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逐步带动广范围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选择一个独特的地理空间,率先开展一些科技创新制度改革,并逐步向大湾区拓展,形成“小范围安全改革试验、大范围高效推广示范”的良性发展态势。“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片区跨境接壤、地域相连、制度叠加、腹地广阔,深港两市创新互补优势突出、经济基础雄厚、产业梯度协同,有基础和有条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战略突破口。

“八大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水平

建议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及邻近片区共同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试验区”,实施“八大协同”战略,真正起到“小地方、大作为,小试点、大示范”的作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

  • 1是要突出战略协同。建议深港两地要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高度,共同提出服务国家和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以此将该区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平台,共同为香港经济与科技转型提供新动力,为深圳科技创新跨越提升提供新动能。

  • 2是要突出制度协同。建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的突出制约,发挥“制度多元、空间相连、结果可控”的综合优势,在区域开展要素便利流动、营商环境国际化、就业与创业支持、创新税制支持、专业性法律法规探索的一流制度环境的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打造多元科技创新制度优势叠加的国家级创新特区,为国家创造更多科技制度供给。

  • 3是要突出规划协同。要充分考虑深港两地国土开发的不同情况,加强规划和建设的协同性。建议深港两地政府要共同开展片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协同规划、协同开发、协同管理、共享成果的原则,推进合作区发展。

  • 4是要突出设施协同。设施协同与联通是促进科技协同的基础条件,着力推进片区的交通、边检、口岸、信息、生态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协同化建设。同时,建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试验区”的需要,重点建设专用通关通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特定的科技创新人员提供通关便利服务。

  • 5是要突出科技协同。该区域要发挥深港两地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契合点和关键点,比如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一批联合大学、共享实验室、共同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基金等创新平台,有效承载国际一流科技人才,共同开展科技创新。

  • 6是要突出产业协同。发挥香港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和技术支撑、深圳及周边地区强大的现代化制造网络优势,要面向引领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共同组建一批产业化和工程化平台,打造引领型的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不断向大湾区输出产业发展动能。

  • 7是要突出开放协同。要更好更多更准地发挥和借助香港国际化优势,把片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的战略支点和国家开放创新的核心“通道”和“端口”,打造一批高等级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与组织,加速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成为国家经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载体。

  • 8是要突出生态协同。深港双方要大力发挥各自优势,柔性借鉴各自成功制度,在知识产权、科技数据、科技金融、科技交流、检测认证、专利服务等领域,携手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和完善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推荐阅读

  • 综研视点

    郭万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2024-03-04 14:52
  • 综研视点

    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合作平台成型成势 三地携手催化“新质生产力” 2023-12-29 15:10
  • 综研观察

    营商环境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23-12-28 15:07
  • 综研观察

    剑指国际一流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意欲何为? 2023-12-26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