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系统认识“双循环”

作者:樊纲

时间:2021-02-04 10:54

46134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何系统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有何内涵,如何实现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等方面的问题,新华网专访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对此进行解读。

一、为何提出“双循环”?

樊纲:2020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顺应经济发展历史规律的战略抉择。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要素禀赋的变化,“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发生着变化。当前,我国面临外部约束明显增强,比如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暴露出一些短板,一些国家竭力对国内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等问题频频发生。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内需潜力不断被释放,市场潜力可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再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发展过程看,在推动供给体系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双循环”有何内涵?

樊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内为主、内外互促”。

以“内循环”促进“双循环”,要坚持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经济良性循环。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以生产激发循环动力,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当然,“双循环”并不是强调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同等重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意味着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联通国内市场,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地可持续发展。

以2020年为例,我国举办进博会、降低关税、签署RECP、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都是我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姿态。

三、如何实现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

樊纲:内需是“双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双循环”核心的环节。如何畅通国内“双循环”呢?在我看来,需要通过供给来创造需求。

这其中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要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多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也需要创造出不同的消费方式来供消费者来选择;另一方面是降低消费品的成本。而如何降低企业成本,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企业要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二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比如企业的资金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税费等能不能降低。这些要素都将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企业的产品和价格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将会被激活,进而推动国内循环的加速流动,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国内市场的大循环。

推荐阅读

  • 樊纲观点

    樊纲:服务实体,鼓励创新 2024-01-20 10:28
  • 樊纲观点

    樊纲:对“一流企业”的经济学思考 2024-01-07 14:41
  • 樊纲观点

    樊纲: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开放心态、培养创新能力 2024-01-02 13:28
  • 樊纲观点

    樊纲:新一轮科技竞争和新技术创新中,大企业要牵头大研究 2023-12-05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