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将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地实现“四项协同”

时间:2024-06-27 15:54

9338

QQ截图20240702160536.jpg

历经7年的建设,深中通道将于明日正式开通运营,这项全长24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把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缩短至半个小时。深中通道在串联整个大湾区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国文。

郭万达表示,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不仅仅为珠江口东西两地的交通通勤带来了方便,还推动了深圳与“珠中江”两个都市圈的破圈,形成更为紧密的交集交汇。深圳经济增长强劲、创新动能澎湃,可以此为契机发挥城市在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主动实现与珠江口西部城市的联动发展。

珠江口两地的经济发展存在“东强西弱”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对此,郭万达表示,实现协同发展目标的前提是交通协同,除了深中通道这一汽车通道,珠江口东西两地还规划了城市间直达的轨道交通,大幅度缩短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人员的便利流动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的先决条件。

“交通协同之后就是产业协同,实现‘四链融合’,产业链的协作十分重要。深圳在创新与基础研究上具备优势,但创新成果的最终落地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提供配套。中山不止有照明、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很不错,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促进深圳与中山两地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上,两座城市也可以实现联动。” 郭万达说。

他还表示,市场协同与营商环境协同同样重要。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8600万人口,2023年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4万亿元。深中通道贯通势必加快资本、人口、物资的流动效率,从而加速形成大湾区统一大市场。营商环境协同则是重要的“软联通”因素,市场准入和公共服务也要以此为契机加速实现一体化。

“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都是创新,原创性技术创新需要产业配套相互支持。”郭万达表示,他认为,深圳可以以深中通道为契机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级和水平。交通设施的完善将延长深圳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于企业家来说,能够配置的数据、人才、资本等资源更多,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  

“深中通道主要改变了时效环境,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提高了要素流动的效率,会带来极核效应和梯度转移效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说。

王国文认为,以制造业为例,深圳低成本的加工制造环节可能会向外转移,进入中山、江门等地,但对于深圳海港、空港则会产生极核效应。借助深中通道,中山已经进入了深圳机场临空经济的紧密圈层,客流、货物从中山到深圳机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变得更低。深圳港作为全球枢纽港,其航线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王国文表示,不仅如此,深中通道会带来整个经济形态和产业形态,乃至城市群的巨大变化。深圳作为电子商务中心城市,集中了许多物流企业。部分企业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在谋划中山和深圳的“双城”物流合作模式,也有许多企业把电商的直播基地放到了中山。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类似的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效应就会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是整个湾区对外辐射力、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每日经济记者 孔泽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