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25周年系列③|推动科技创新更好赋能澳门经济

作者:庄卓昊

时间:2024-12-19 11:22

31151

QQ截图20241223112753.jpg

提及澳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迷人的风景与丰富的美食。其实澳门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有着悠久的科技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澳门,将天文、历法等先进科技知识带入中国,开启了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序幕。回归以来,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澳门发展脉络,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成为澳门新亮点。

一、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澳门的发展脉络

尽管澳门历史上曾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科技的门户,但在澳葡政府时期,创新科技和产业发展却未得到足够重视。回归后,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澳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迎来了机遇。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简称“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澳门的发展脉络。

QQ截图20241224113435.jpg

澳门更具发展科创的基础与底气。澳门科技创新发展势头正好,步入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澳门先后布局建设了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澳门大学协同创新研究所创新创业中心成功获批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还成功建立了港澳地区首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澳门科研成果产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及香港,拥有珠江西岸领先的学术科研基础。澳门高等院校产学研收入及专利项目数量均持续上升,2023年澳门高等院校产学研收入约4.75亿澳门元,2019年至2024年9月期间共取得超过340项专利。科研成果质量方面,澳门的FWCI领域权重引用影响力指数平均值在大湾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特别是在中医药、航天、生物科技以及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澳门的科研成果及水平尤为突出。2023年5月,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并正常运行,已成为澳门的硬核科技名片。科技企业方面,澳门涌现了一批在外地积累多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创企业家,其中博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澳门本地首家在港股上市的科技企业,标志着澳门科技企业发展的新高度。

澳门更有发展科创的信心与决心。澳门于2023年11月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澳门特区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提出聚焦科创生态、人才引进与培养、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等,制定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其中包括,在未来5年内,澳门的科创研发投入将不少于50亿澳门元,是澳门历年来最高的科创投入金额。

QQ截图20241224113457.jpg

二、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澳门回归25周年,恰逢国家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并实施5周年的重要节点,澳门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对澳门而言,有效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澳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澳门拥有“一国两制”、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的独特优势,以及基础科研实力强劲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地域空间资源有限、产业化基础较为薄弱等挑战。澳门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与短板、社会需求等因素,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具有潜力的重点产业单元集中发力,制定专项发展行动方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是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澳门应立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产业,充分挖掘澳门高校与大湾区企业产学研合作潜能,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在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链条中,澳门需找准自身定位,聚焦科研和科技服务领域,精准嵌入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实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半导体、中医药、环保等特色优势领域,澳门应有所突破,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三是深化中葡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澳门与葡语国家保持紧密联系,已建立多个合作平台,包括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中国-葡语系国家技术交流合作中心、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和中葡合作发展基金等。基于澳门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应进一步推动中葡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澳门可利用其国际化优势,深入调研并精准对接内地及葡语国家的技术需求,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举办技术成果展示活动,推动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四是推动科技金融的蓬勃发展。澳门应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如香港、深圳、广州)加强资本市场合作,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融资体系。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推动风险投资基金关注、投资本地创新企业。用好中央给予澳门和横琴的金融政策优势,提供面向科技创新的特色金融服务,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41d1e909-2398-4e8c-b110-1e8e1d2986ce.jpg

c668f94c-ffbd-454d-b8e2-40322b8b6698.jpg

117b21b3-57cc-4877-aee4-a4967c5e62d5.jpg

810b3ffb-6928-4f4b-902a-0f307db81cbb.jpg

77257503-2c6f-4baa-ac0f-c2ec7067b0c8.jpg

3fb0504b-e708-4dca-b5b0-0f51eac5204e.jpg

1ee267b6-d93f-4661-a899-4db024825cf7.jpg

6e34d8cb-c53d-4108-b2a4-85b2ecd8711d.jpg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湾区评论|CEPA 再修订:为香港经济腾飞铺就 “黄金路” 2025-03-07 15:05
  • 综研观察

    湾区评论|香港制造业转型对粤港合作的启示 2024-11-21 11:12
  • 综研视点

    湾区评论|CEPA再修订 拓展香港服务业发展新机遇 2024-10-21 14:25
  • 综研观察

    “绿电直供”:应对欧盟碳壁垒的新路径 2024-07-12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