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深圳市民营医院良莠不齐 仅三分之一实现盈利

时间:2012-11-07 10:53

2588

2012年11月07日
来源:正义网

  深圳的民营医院占了全市医院数一半以上,但是完成的诊疗量是21.5%,住院比例也仅为16.8%,而能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民营医院更是缺少,全市民营医院呈现优质医院数量少、良莠不齐的状况。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深圳为何会缺少优质的民营医院?为何办不出一所三甲民营医院?

  不少民营医疗机构业内人士表示,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用地难、税收重等多方面的困难,与公立医院处在不公平的竞争水平线上,导致全市民营医院三分之一赢利,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亏损。

  现状 民营医院多但良莠不齐

  根据深圳市卫人委的统计,2011年,深圳的民营医疗机构总数占了全市总的机构总数的74.7%,其中民营医院数占了全市医院数一半以上,可是床位数只占了21.7%,医务人员数只占了30.5%,完成的诊疗量仅占21.5%,出院病人数仅占16.8%。

  深圳民营医院虽多,但是良莠不齐,已经做出口碑的民营医院却没有几个。近两年,与深圳毗邻的广州和东莞陆续出现了三甲民营医院,而深圳民营医院在市民心目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还没有出现一所三甲民营医院。纵观全市70个民营医院,多以妇科、妇儿、男科、美容科居多,综合性医疗机构少。

  深圳市民营医院联合党委副书记邹旋介绍,深圳优质民营医院数量非常少,多集中在原特区内,“如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其发展模式主要以名校为依托以名教授牵头,以名校各附属医院为技术大本营,拥有一支敢作敢为、基本功扎实、技术超前、相当稳定的高科技人才队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另外妇儿科如远东妇儿科医院等,主打技术牌、学术牌和专家牌,扩大医疗服务市场份额。如阳光医院等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等优势,以其特色服务满足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而低端服务型的民营医院往往分布在原特区外的边缘地带。记者在龙华、坂田等街道看到,一些低端服务的男科、妇科医院多聚集这些边远地区,除了民营医院外,低端的小诊所、门诊部也聚集。

  邹旋说,这些低端的民营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劳务工,设立的科室齐全,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无特色专科、技术创新不足,人才难留难求,长远发展缺乏活力。

  困难 “十难”影响民营医院发展

  为何深圳民营医院发展如此困难?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刘洁表示,深圳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多集中在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低收入人群,总体效益不佳。而且深圳民营医院办出特色且效益好的不多,“从全市整个民营医疗市场来看,调查发现,三分之一赢利,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亏损。”

  深圳民营医院联合党委对深圳22家民营医院进行专项调研,形成《深圳民营医院创先争优工作调研报告》,该报告详尽坦述了深圳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现状和困难。报告指出,“深圳民营医院良莠不齐,优质民营医院数量少,多集中在原特区内。而低端服务型的民营医院往往分布在原特区外的边缘地带,有的民营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劳务工,设立的科室齐全,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无特色专科、技术创新不足,人才难留难求,长远发展缺乏活力,少数民营医院面临生存困难。”

  民营医院的发展遇到建房用地难、医疗管理人员培训难、人才引进难、融资贷款难、偿付欠费难、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难、开办社康中心难、药品零差价销售补贴难、大型设备购置难、开具生育证明难等“十难”,这些困难严重影响了深圳民营医院的发展。

  “人才问题是最大的,这是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招人难,招有水平的医生更难,招有水平的中青年医生更难。”龙城医院院长王玉林说,“很多民营医院只能招到已退休的老医生和刚毕业的学生,而等到民营医院把这些医学院毕业生培养起来之后,又大多会流失到公立医院里面去。”

  深圳阳光医院副总裁陈浩说,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一开始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公立医院有政府的补贴17%左右,民营医院要承担自己的所得税 25%,还需自己租赁房屋,投资购置固定资产设备。”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民营医院只能在公立医院的夹缝中生存。人才的缺乏是民营医院的致命伤,使得民营医院在学术和医疗水平上难以提高,而没有好的医生,就更难以吸引患者去就医。

  未来 将引导医疗机构官办民营

  一个个医疗陷阱、医疗事故层出不穷,大大降低了市民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如何提高市民的信任度是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深圳市卫人医政处处长指出,民营医院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投入不足,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不足,很多医院只是做了简单的模仿,投资者急功近利,而医院的急功近利也忽略了医疗服务的本质,医院只注重盈利而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导致患者对民营医院缺乏信任。同时,由于投资者缺乏长远的视野和办医院的热情,导致民营医院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但是,近年来,深圳医疗市场的刚性需求在日益增大,加上医改催生了民营医院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称,要聚焦民营医院,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而深圳也将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在准入上,取消数量的限制,公开规划民营医院,简化申办流程。而在政策上提供与公立医院平等发展的待遇。

  据透露,深圳正制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在税收、医保、土地、人才等方面对民营医院进行扶持政策,加大对民营医院财政的补贴,“只要民营医院开展了国家基本医疗服务都可以获得补贴。”

  同时,政策还包括通过政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出台系列政策吸引民营资本,特别是一些大的游资进入深圳医疗市场,引导医疗机构公办民营。”系列政策在今年内出台。

  据介绍,方案出台后,政府将把“十二五”规划新建的6个医疗项目拿出来,交给社会资本来竞投运营。这6个新医院项目包括4家综合医院、2家儿童医院,已规划好用地,在龙城、龙华、沙井、大浪、平湖、葵涌等片区,都是原特区外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6家医院定位均为三甲大医院。

  声音 应鼓励民营机构开设特色诊疗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不仅是深圳,整个广东省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发展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不是民营医院不努力,不想发展,而是公立医院太强大,给民营医院发展的空间很小。因此,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要从做自己的特色专科着手,“为什么一定要与公立医院去分一杯羹,不去开拓自己的医疗市场?”

  廖新波说,政府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开设特色诊疗服务,支持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进行技术的合作,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民营医院要同等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

  用人机制已经成为民营医院发展的瓶颈。廖新波认为,由于民营医院学术发展、经济回报、业务能力、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民营医院很难留住人才。他建议民营医院要尽快搭建人才队伍,而多点执业则是民营医院解决人才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尽管多点执业早已经实行了,但还是徒有虚名,公立医院的医生走不出去,医生都是在体制内,在社会上流动的几乎没有。”因此,多点执业需要进行体制革新,打破省、市、部门的利益,使医生社会化。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资本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入已经被公立医院大大压缩了空间的医疗市场? 廖新波看来,在国外早已经开始的公私合营的方式是值得探索的一条路径。政府和民营医院合作办盈利性医院,通过契约合同约束双方的责任,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民间资本技术不足而无法单独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资源的困境,既能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又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双赢的目标。

  此外,高端医疗服务也是未来的趋势,廖新波认为,高端医疗也必须由民营资本参与,不仅是提供医疗,更多是提供像套间、总统间、一对一服务等高端医疗服务。

  鼓励第三部门办医

  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 深圳公立医院远远满足不了实有人口的医疗需求,巨大的市场空间就腾给了民营医院,这是深圳民营医疗机构尤其在关外蓬勃发展的市场背景。但也正由于这种历史背景,深圳的公立大医院便越来越走向贵族化,基本上主要面向体制内群体、企业中高层等社会精英群体提供医疗服务,而把为所谓非户籍底层的“来深建设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职责甩给了民营医院和小诊所。这与香港、台湾、美国、欧洲等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情形正好相反。在那些地区,公立医院更主要承担普惠的大众医疗服务,而私立医院则更多提供个性化、贵族化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改大辩论,以及医疗改革的推进,在对最近20年的医疗市场化改革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正。但是现在的医改方案,还有诸多不清晰的地方。从医院的公共品属性角度来说,如何让公立医院的“公”字落到实处?如何实现公立医院的去贵族化,让其为大众提供普通医疗服务为主?如何逐渐强化民营医院的公益心态,至少让其回到一个正常水平?增强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至少是挽救日渐下滑正接近于崩溃的社会道德体系,所必要的。从医院的市场品属性角度来说,如何让各种不同所有制的医院,在市场品这方面的竞争中,有更公平的法治环境?这也是当下医改推动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提倡的是社会办医,而不仅仅是民营资本办医。还有一个重大的力量,现时在中国还没有参与到提供医疗服务的供给阵营中来,这就是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等第三部门。

  金心异说,在西方,教会办医院一直是一个优良传统,但在中国,前些年第三部门办医一直是一个禁区或空白区。现在政策层面上其实已不存在太大障碍,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第三部门办医的正常氛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