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汕合作区建成深圳的“西海岸新区”

时间:2022-05-16 16:51

9649

QQ截图20220516165804.png

文/胡振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

自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冒头以来,深圳海洋经济总量就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不到10%,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不到20%,再这样下去别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了,连海洋城市的资格都够不上,至多是个滨海城市。为什么这么说?你看下上海和青岛的数据就明白了:2021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过万亿,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过25%;青岛更猛,直接干到了近5000亿,过30%。若按这个标准衡量深圳,那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应当在7000亿到10000亿之间。

怎样获取准确的海洋经济数据?从治标的角度,迫切需要通过对大企业产出进行科学剥离,得出涉海方面的真实产出。有些数据深圳企业本身也未必掌握,这就需要合理的推算,设定合理的剥离系数;有些产品是关键零部件,这还需要正确的估值,也就是说要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因为离了它你还玩儿不转。比如:生产工控机、特种计算机、服务器的研祥集团去年营收超500亿元,位列我国民企500强第187位,但其产品的终端涉海用途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用户产品返修时企业才知晓的。再比如:中兴通讯去年营收过千亿,但公司涉海方面的数据寥寥无几,不是没有涉海业务,在舟山、三沙等地就有中兴在海岛基站、通讯方面已大量切入,渔船通讯和海洋管理大数据方面也多有涉及,但其涉海业务统计不到海洋产业里面,因为中兴海洋公司是中兴通讯的虚拟子公司,没有考核任务,因为很少从海洋口拿到订单,尚处试水阶段。

因此,数据方面需要下功夫,分门别类拿出一个接地气的解决方案,这还不能单靠企业提供数据,你去多了他也烦。相较于国省海洋部门,地方海洋部门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至于目前统计部门统到的,也就是2021版《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的15类海洋产业,对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和海洋上下游相关产业它也统不到。

对15类海洋产业之外的那13类海洋业务,则应当提高纳统率,同时也要催生新的业务需求。在这方面上海比深圳做的要好得多,你看它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只有三成多,而深圳则占七成,也就是说深圳在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和海洋上下游相关产业方面的统计和产业体量还远远不够!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统计数据是收获阶段的事,真正需要发力是前端的播种和耕耘,只有把产业真正做起来,才能实至名归。要把产业做起来,不仅需要打开思路,变存量思维为增量思维,跳出海洋油气、港航的老圈子,把发展动力导向海洋新能源、海陆空天大连通、海洋大科研和高端航运服务业等,而且在空间和行政资源配置上需要有大突破,应集中力量,把深汕合作区建成深圳的“西海岸新区”,建成深圳发展海洋经济的主阵地。

63.jpg

深圳海洋经济到今天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空间上的集中发力点。你可能会说了,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不算吗?全市各区提出五花八门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承载区、核心区或者国际海洋科技城也不算吗?要我说,还真不能算。回顾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以园带城、由园变城是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扩大经济增量、推动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放眼全市也只有深汕合作区的空间够体量承担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使命了。以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为例,除了高交会外高新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高新区核心区面积在全国高新区里只能算个小弟弟,但面积也有11.5平方公里,再看看北边的兄弟青岛,你就知道什么叫大手笔了,一个青岛海洋高新区面积就达175平方公里。因此要明确深汕合作区海洋经济主题,大刀阔斧动起来:

一是要够猛,通过海洋试验场、海洋基金、海洋科研院所集聚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大投入吸引核心企业、相关产业入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密度、产业生态,这需要专门有一帮人来抓来干。深圳主城区研发为主的总部服务生态已然形成,各类成本特别是物业成本高企,即便是蛇口国际海洋科技城也面临拆迁、成本、周期、体机制和主导产业选择等诸多制约,大鹏新区的地貌特征和生态定位也决定了它难以承担海洋经济大发展的使命。恰恰是深汕合作区为深圳海洋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天赐良机——经过几届干部队伍奋斗,城市格局初现但产业格局未明,比亚迪产业园可看作合作区的产业打底,但再往上发展需要结合国家所需、深圳所能和深汕所有,进行高层点题、蓝色突破。

二要够响。要把蓝色大旗竖起来,进行央地合作、国际合作、省市合作、城际合作等多路合作,鼓励招商集团、中建科工等在深央企二次下海、积极下海。在合作区内划定国际合作专区,吸引国际海洋专业组织入驻,与本土海洋研发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推动青深合作、沪深合作,通过市场化力量和政府赋能,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高产区。

三要够胆。你看看西海岸新区、滨海新区是怎么干的。深汕合作区的级别要提升、干部要高配、班子要给力、各类科研产业资金要单列,非这样干不可!不这样干,等米下锅的深汕合作区怎么能招来金凤凰?

从不管是市级各部门科研、产业、科研资金流向还是“20+8”产业集群布局来看,深汕合作区目前明显处于弱势,不抓住机会突破一把,靠现有干部队伍,撑死了也就是常规发展,承接市里十个区准确地说是南福宝龙的边角料,而这样做是对深汕合作区的巨大浪费,也是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机会的巨大流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