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5周年系列之二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需提升“能级”

作者:余凌曲 文雅靖

时间:2022-06-29 16:01

7365

QQ截图20220711120026.png

图2  新田科技城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总之,香港开启经济新篇章,需要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长远战略思维,也需要“以结果为目标”的务实推进,以及全面融入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一如既往支持下,在新一届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定将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习研究员庄卓昊对本文亦有贡献。自回归以来,背靠祖国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腹地,香港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香港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辐射带动效应,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第三极”。

文|余凌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 文雅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

QQ截图20220711160900.png

一、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回归25年来,这块“金字招牌”更加耀眼。目前,香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银行本外币存款、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国际金融机构数量等金融指标均位居亚洲及世界金融中心前列,如港交所从2009年到2021年的13年间有7年问鼎全球最大IPO市场。今年3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Z/Yen集团发布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显示,香港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纽约、伦敦,连续第三次排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

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巩固提升的背后,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和服务功能和更加凸显。

一是香港自由、开放、安全、法治的金融营商环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长期以来,香港形成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市场稳定、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等显著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争相集聚。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城市声誉及综合实力等四个方面对金融中心“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综合客观指标和全球金融从业人士打分情况结果显示,香港四项指标均排名全球前4位,其中“营商环境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均排名全球第4,“城市声誉及综合实力指数”排名全球第3。充分反映出“一国两制”之下,香港金融营商环境的国际比较优势十分显著,香港正持续为国际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自由开放、安全高效、透明可预期的发展条件和制度环境。

二是香港金融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提升。背靠内地广阔的经济腹地,是香港相比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优势。香港是内地企业最大海外融资地,香港金融市场也在服务内地企业融资和发展中不断壮大。例如,2020、2021年在港新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分别为112家和87家,占港股新上市企业73%和89%,募资额占99%和98%,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支持香港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IPO市场地位。又如,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在跨境人民币支付中占比约五成,在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比约六成,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占比约八成,离岸人民币业务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增长点”。

三是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引进来、走出去”平台角色和作用更加突出。伴随着内地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开放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香港的法律、会计、监管等制度与国际高标准高度接轨,香港国际投资中转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回归以来,香港始终保持中国内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地位,截至2020年末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的53.3%,2020年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3.3%;香港同时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最主要“舞台”,截至2020年底,内地企业对香港直接投资占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的55.7%。外资企业利用香港平台进入中国,中国企业也利用香港平台“走出去”发展,这为香港带来了资金结算、汇兑、投融资、保险、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交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等大量金融需求,支撑香港金融业不断创新和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二、明确香港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定位目标

全球金融市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在众多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存在明显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根据资源集聚区域范围和辐射影响能力的不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将全球所有金融中心分为全球(Global)金融中心、国际(International)金融中心、国家(National)金融中心和区域(Regional)金融中心等四个层级。

QQ截图20220711161004.png

图1  金融中心层级示意图

全球金融中心是指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其主要特征是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规模庞大,金融国际化程度极高,是全球性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的集聚中心、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和定价中心、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集聚中心,扮演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者角色。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评价,目前全球只有纽约和伦敦两个全球金融中心。这两个中心集中了全球大部分金融资源,而其它国际金融中心,诸如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巴黎、法兰克福等无法望其项背。纽约的两大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合计占全球40%,伦敦外汇交易、跨境贷款、国际债券发行等市场均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外汇交易规模占全球40%以上,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在伦敦或纽约的期货交易所定价。

展望未来发展,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进一步崛起,世界经济向欧洲、美洲、亚洲多极鼎立的格局演变,亚洲迫切需要、也应该存在一个与亚洲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与纽约、伦敦相看齐的全球金融中心。从经济体量、辐射能力、综合国力等方面综合来看,代表亚洲的全球金融中心应该落在中国;在亚洲范围内,中国香港金融中心金融开放水平最高,资金跨境流动自由便利,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与国际高度接轨,最具备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先发优势和基础条件。

对标纽约和伦敦两大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作为中国及亚洲的全球金融中心应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提供高效的融资平台,全方位满足中国作为一个特大型经济实体发展的资金和高端要素需要;二是建设强大的商品交易市场,在中国争取大宗商品全球定价权、稳定初级生产要素供应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作用;三是创新风险管理服务和工具,支持国家有效分散和管理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四是发挥金融改革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国金融体系进一步面向市场化并与国际金融体系相接轨;五是代表中国参与国家规则和公共政策制定,提升我国金融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支持香港从“国际金融中心”迈向“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是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也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一宏大目标,香港自身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也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同互惠发展,还要积极争取中央给予更大政策支持并布局重大金融项目,形成持续推动香港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强大合力。建议如下:

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把香港建设成为“中国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设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不仅关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更是深入影响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稳健发展的能力水平。建议中央把“支持香港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列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国家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中列明,把香港打造成为我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强化对外辐射影响力的核心战略平台。

二是围绕“国家所需、香港所能”创新发展香港金融市场。香港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制度与国际标准高度接轨,其创新发展对国家的对外战略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创新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加快人民币计价股票发行,试点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币计价,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的规模,丰富人民币债券风险对冲产品;创新大宗商品市场建设,布局战略性商品交易,支持国际、国内交易商参与香港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交收和结算,在市场博弈中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等。

三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相对于纽约、伦敦乃至于东京、上海,香港自身经济规模对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撑有所不足,应深度融入大湾区以补齐“短板”。可利用CEPA框架和前海、南沙、横琴、河套等自贸区、合作区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香港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门槛,持续拓宽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腹地;在不影响我国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的条件下,允许大湾区内地金融机构利用与在岸账户隔离的特殊账户等机制安排,直接参与香港离岸金融业务,提升资金跨境流通的自由度便利度。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何不将中英街向港人开放? 2024-04-16 15:45
  • 综研观察

    域外民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的路径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2023-11-14 10:49
  • 综研观察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研究》览要 —— 渐进式推进规则衔接的五大模式 2023-11-09 14:52
  • 综研视点

    大湾区内地九市求职 香港“复合型人才”占优 2023-09-08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