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两地文化相亲,具有天然的共鸣和互补优势,双城互动的轨迹由来以久。但在文化创作与交流尚未深入挖掘两地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缺乏影响力的作品产出,需要在合作模式不断探索新空间、前瞻性破题两地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支持机制。进一步增强两地居民文化互感互知,在文化与艺术创新实现突破,形成强大的合力。
2024年“罗湖深港文化月”于8月11日圆满落幕,期间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主题策划,举办了60余场文旅活动,为深港文化互动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样本,推动深港两地在文化交流与产业融合中找到新的突破口,为文化、消费、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并为未来深港双城文化深度互动探索了更多可能性。
一、找准文化载体,实现流量与“留量”的双重效应
深港文化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文化载体,促进两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本届“罗湖深港文化月”以“香港经典影音”为主题,涵盖电影、音乐、体育、艺术、美食、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互动平台。活动不仅丰富了两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显著促进了互动与交流。数据显示,7月11日至8月11日,罗湖三大口岸的通关量达837.14万人次,环比增长12.05%,其中港人通关量为652.26万人次,环比增长4.53%,日均通关量为26.16万人次。文化节庆叠加暑假双重利好,有效刺激跨境往来,人流量显著提升。
香港居民北上,餐饮通常作为他们的首选体验。罗湖区顺势而为,将餐饮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持续推动“寻味罗湖”特色餐饮评选。市民游客循着“攻略”,认准“牌子”,通过在社交媒体的大众投票选取最具代表的港式、老字号、网红餐饮,深入了解本地饮食,并成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餐饮文化与生活方式、人文情怀相结合,精致的市井烟火气息和温情服务迅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了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二、拓展多元文化场景:激活消费潜力
深港文化合作不仅需要广泛的文化交流,还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激发消费潜力。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消费者状况:现在和未来》报告,全球消费市场正向服务与体验为主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罗湖深港文化月”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深港两地居民更加倾向于追求能够带来精神愉悦和满足感的消费体验,文化月中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沉浸式体验活动类吸引了大量参与者。其中,“湾区同心 深港有声”主题音乐歌会让市民和游客重温经典影视金曲,唤醒时代记忆找到对文化的共同理解。针对深港青少年群体,举办“绿美罗湖citywalk”骑行赛,将“运动+研学+消费+旅游+拍照打卡”一站式体验囊括。此外,深港面点师傅技能大赛、“热血电玩”职业竞技等系列大赛,消费者可以近距离观赏比赛、体验文化项目,拓宽不同种类的文化体验场景。
三、注重文化与产业结合: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与表达
深港文化合作的长远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深刻且生动地反映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历史背景。以《繁花》火爆出圈为例,这部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剧的演绎,迅速成为现象级文化产品。上海把握作品热度,积极推动“文化+消费”的IP拓展,将文学作品与旅游、消费深度结合。以《繁花》为主题的城市旅游线路设计、串联上海的历史地标和现代商圈、打造出既具文化深度又富有消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上海的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
瞄准产业合作重点,建立项目式、清单化、循环式的长效合作机制。活动期间,罗湖区推出了《罗湖区支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通过资金奖励和创作激励,吸引优质影视企业和项目在罗湖落地。首次纳入统计的影视企业将会获得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并根据企业的增长情况连续两年给予进一步支持,为新兴影视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策设计深入挖掘和表达罗湖及深港两地的独特文化故事,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素材,提升影视作品的市场吸引力。注重内容创作和作品曝光度,鼓励创作者将罗湖的文化与故事融入影视作品。例如,拍摄罗湖地标并达到一定曝光度的项目组可获得最高5万元的奖励,而以罗湖元素为核心的创作则享有1.2倍的播映奖励标准。
四、深港文化互动:共同打造双城IP
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定位,与深圳打造“全球文化创意城市”和建设“设计之都”的发展目标相互契合。罗湖深港文化月也为两地人文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深港应深化文化内容的共同开发,推动本地原创文化产业化,积极探索文化合作新领域,促进两地文化界与企业界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共同打造深港双城IP。
——绘制深港双城艺术地图,建设文化对话交流机制。一是借助专门的艺术媒体、网站或社交平台展示两地艺术动态,增强艺术家和评论家的跨城交流与合作,形成有效的文化对话机制。二是鼓励两地艺术机构通过名家对话、文化展览等形式,融入多元文化语境,促进深圳与香港的艺术市场和生态的互鉴与融合。促进双城艺术市场的互鉴与发展,在文化节庆活动中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推动深港文化的深度融合与持续创新。
——以品牌活动吸引“流量”,以文化互动积累“留量”。一是推动文化节庆与消费结合,打造深港城市文化品牌。策划涵盖深港特色文化、互动元素及多元文化交流的活动,以提升节庆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深入挖掘两地文化内涵,采用易于大众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推出与节庆主题相关的特色商品、服务和体验,有机结合本地消费需求。三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及电商渠道,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支持深港两地企业与商家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形成充满活力且持续增长的文化消费生态。
——深化文化与体验消费融合,推动资源转化为效益。一是加强对IP的保护与开发,推动本地原创文化内容的产业化。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消费趋势相结合。谋划“沉浸式”旅游体验,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有效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二是抓住教育、康养、旅游等领域的创新机遇。鼓励与支持企业开发高质量的文化体验项目,包括文化旅游线路设计、主题演艺活动策划,以及结合本地特色的康养项目等。三是加强深港两地文化界、文艺工作者和企业家之间的跨界合作,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与体验消费的深度融合。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运作并举,推动文化产业长线发展。一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应当相辅相成。加强政策激励,鼓励创作者将罗湖及深港两地的独特文化元素融入影视作品和其他文化产品中,为区域文化品牌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政府通过提供创作补贴、税收减免、发行渠道支持等方式,激励本土创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和精品化。二是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支持和引导优质影视项目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内容的商业化转化和市场化推广。三是完善文化IP的转化路径,将本土文化IP与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市场价值和长期生命力的文化产品链条。通过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