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深圳2023年GDP增速全国领跑的背后

时间:2024-01-30 09:12

8221

QQ截图20240201092335.jpg

深圳2023年GDP达3.46万亿元,增长6%,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全国领跑。在专家看来,深圳无论是实际增速还是名义增速均居前列,深圳增量在全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深圳实现经济结构高质量增长,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出更好的市场环境,经济发展韧性更强,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提供好的经济样本。

01、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提供好的经济样本

1月30日上午,深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每年备受关注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正式出炉,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透露,深圳2023年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全市GDP达3.46万亿元,增长6%,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认为,深圳经济体量大但取得比较快的经济增长,说明深圳经济有活力,经济韧性强。2023年,深圳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深圳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使产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培育了好的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也是深圳重视产业,重视实体经济的结果。

深圳2023年的GDP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全国领跑。刘祥认为,从产业结构的布局,到产业竞争力的构建,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等方面,深圳均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实现经济结构高质量增长,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出更好的市场环境,经济发展韧性更强,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提供了好的经济样本。

深圳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则认为,2023年深圳GDP达到了3.46万亿,同比增速6%,名义增速6.8%。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无论是实际增速还是名义增速,都是第一。

增量方面,深圳大约2200亿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二。深圳增量在全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此外,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双第一”,出口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对欧美的出口额在2023年出现了显著增长,明显好于全国水平。

02、把握未来产业态势 抢占产业制高点及未来产业

报告显示,深圳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占服务业比重76.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2.4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在刘祥看来,从中可以看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到位。深圳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规划,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

去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深圳不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不断培育新兴业态,提供了发展的容错机制,发展了平台经济、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牢牢把握住未来产业态势,抢占产业制高点及未来产业。”

工作报告显示,深圳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智能手机、显示器、电脑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10%。深圳实施低空经济“20条”,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77条,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61万架次,居全国第一。

刘祥还认为,深圳引进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卓越工程师,给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突破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布局。深圳还实现了实体经济与土地结构,对新兴业态,力所能及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工业上楼,降低租金价格和经营成本。

工作报告显示,深圳2023年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1个,高层次人才超2000人,高技能人才3.2万名。研发人员达36.4万人,增长7.1%。深圳还出台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20条”等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08.3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582.6亿元等。

03、深圳经济表现强劲 跟转型升级快、消费恢复快等相关

刘晓博则认为,深圳经济表现强劲,跟转型升级快、消费恢复快、民间投资信心强等因素密切相关。2023年,深圳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风口,1到11月,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09.7%、31.8%。再比如,2023年深圳新增了3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134家,主要为半导体题材、汽车检测、消费电子、生物医疗等国产替代类先进制造业,占比43%。深圳这类企业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在广东省内占了一半。截至2023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561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

工作报告显示,深圳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华为高端手机重返市场,体外膜肺氧合仪、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化。两项创新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二。

此外,刘祥还认为,2023年,深圳消费经济取得非常好的增长态势,比2022年有大的提升,新兴业态、首店经济、无人机、低空飞行等体现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向内外拓展,不断刺激消费发展。可以说,传统产业与创新业态也在转型升级,既保证传统产业的存量发展,又重新构建新兴业态的消费。

刘晓博认为,此外,深圳消费热度持续提升,开市客华南首店、前海山姆开业,都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引发了深港两地消费潮。2023年,香港居民平均每天有超过25万人次到深圳消费。深圳本地居民消费也非常旺盛,从2023年下半年起,每到周六周日,深圳地铁客运量超过北京,后来甚至超过上海。深圳地铁在2023年7次创出日客运量新高,到11月、12月,进站人次已经逼近广州。

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深圳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8家。建成开业前海山姆、龙华开市客等商业项目,加快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商业街区建设。携手香港举办首届“港潮流”购物节,深港融合消费成为新亮点。

刘晓博还认为,2023年全国民间投资增速为-0.4%。深圳为4.2%(截至去年11月末)。民间投资和国有控股投资比翼齐飞,是深圳经济向好的重要原因。比如深圳2023年出口额在基数较大情况下继续迅猛增长,几乎相当于第二名上海和第四名东莞之和。深圳出口增长主要就是靠民企,比如跨境电商。1到11月,深圳民企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4.6%,出口额占全市的三分之二。

04、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打破区域限制

对2024年的发展布局,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的“硬核力”、产业体系“竞争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城市发展“集约度”,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发展。

刘祥认为,从2024年的发展来看,科技创新仍是立市之本,深圳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原始创新力。比如飞地经济就体现“含深度”,打破区域限制,造路开挖,鼓励企业国内国外发展,开拓市场培养供应链。强调新兴业态培育,培育好的发展环境,为生物医药、无人机等新兴业态加大培育,抢占未来产业,未来发展制高点,保持好的活力,新的增长力,核心增强产业发展内驱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