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应有大局观

作者:余凌曲

时间:2022-05-16 16:31

8041

QQ截图20220516163816.png

文/余凌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

“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如何让这张招牌更加熠熠生辉,是香港民众对新任特首执政的期待。

当前,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机遇。笔者认为,香港应找准服务国家大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站在更高起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发展能级。

今年3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Z/Yen集团发布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纽约、伦敦,超出新加坡、上海,连续第三次排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该报告还显示,受新一轮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信心下降,导致几乎所有金融中心的得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香港在千分制的评分中得分仅下降1分,充分表现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抵御外部冲击的强大韧性。

香港营商环境得到更广泛国际认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城市声誉及综合实力五个领域对金融中心进行系统评价,在最新排名中香港在四个领域排名全球前4位。其中,香港“营商环境指数”从第7升至第4,“城市声誉及综合实力指数”从第4升至第3,“人力资本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保持第4不变。这反映出,伴随香港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在港的国际机构和从业人员迎来了更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香港的国际声誉也得到明显恢复和提升。

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更加紧密。疫情以来的两年多时间,也是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进展最快的两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支持香港成为全球最大IPO市场之一,2020、2021年在港新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分别为112家和87家,占港股新上市企业73%和89%,募资额占99%和98%;“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资本项目开放试点陆续落地,进一步强化香港的金融市场枢纽和财富管理中心地位,境外投资者持有内地股票有超过七成是通过香港市场购入;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领域合作不断深入,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联合推出了“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测试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金融合作项目。

离岸人民币业务成为香港金融“新增长极”。伴随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认可,人民币金融业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竞争的新领域。在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多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下,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逆势上扬”,发挥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生力军”、“稳定器”作用。目前香港在跨境人民币支付中占比约五成,在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比约六成,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占比约八成。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底,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香港人民币存款再破万亿元并创下新高,达到10959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

当前,香港应抓住机遇,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一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维护国家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试图重构供应链,降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地位,中国与外部的脱钩风险不断加大。香港作为内地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最大内资企业境外上市地,应进一步发挥营商环境优势,强化国际投资中转功能,以引入西方国际资本为导向建设全球IPO市场集资中心、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继续吸引国际资本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以资本纽带和利益关系破解西方“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全球供应链”的企图,支持中国把握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构的主动权。

二是发挥“超级实验室”作用,支持国家探索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中国“渐进式”扩大金融开放的进程中,香港作为“国内境外”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发挥“金融风险隔离墙”作用。香港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地众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围绕全球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等实际需求,创设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三是发挥“超级创新者”作用,提升国家金融核心竞争力。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家构筑金融核心竞争力和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围绕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展开激烈的标准和话语权之争,这也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格局。香港应利用金融创新主体丰富、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等优势,携手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金融中心,在新兴金融领域率先创新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应用标准、监管标准,并面向全球广泛推广应用,增强在新兴金融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把握全面注册制机遇 推动深圳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04-20 16:33
  • 综研观察

    最新“30条”护航深圳经济企稳向好 2022-08-02 10:17
  • 综研观察

    回归25周年系列之二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需提升“能级” 2022-06-29 16:01
  • 综研观察

    防范蛋壳租金贷风险重演,需要一面金融伪创新的照妖镜 2020-12-21 15:50